
鋼橋
一、鋼橋制造的一般規定
1)鋼橋制造使用的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必須按照材料質量證明書進行復驗;鋼材應按同爐、材質、板厚組成一爐批,每10個爐(批)號抽驗一組試件,焊接與涂裝材料應按有關規定抽樣復驗,復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采用進口鋼材時,應按現行標準檢驗其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并應按現行有關標準對每種鋼材和與匹配的焊接材料做焊接試驗。應檢查鋼橋提交的設計文件及工地預拼圖。
鋼橋制造和檢驗所用的量具、儀器、儀表等應經主管部門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進行校驗;大橋工地用尺與工廠用尺應互相校對。
二、鋼橋制造質量檢查
1.制作允許偏差
樣板、樣桿、樣條制作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2-4-105的規定。
樣板、樣桿、樣條制作允許偏差(mm)表2-4-105
號料之前,應檢查鋼料的牌號、規格、質量,如發現鋼料不平直、有蝕銹、漆等污物,應矯正清理后再號料;號料外形尺寸允許偏差為士1mm。切割鋼料的表面質量應符合表2-4-106的要求。
切割表面質量要求表2-4-106
矯正和彎曲應注意:
環境溫度及對冷彎彎曲和冷矯正的部件,熱矯溫度控制和矯正后的鋼材,其表面質量應符合表2-4-107中的要求。
零件矯正允許偏差(mm)表2-4107
注:角度不得大于90℃。
邊緣加工應注意其加工深度、表面粗糙度、垂直度偏差、坡口尺寸及允許偏差,見表2-
4-108箱型梁零件加工的允許偏差,見表2-4-109。
零件加工尺寸允許偏差(mm)表2-4-108
續表
注:①長度不大于10m的直線長度允許偏差為2.0mm,10m以上為3.0mm,但不得有銳彎;
②腹板寬度必須按蓋板厚度及焊接收縮量配制;
③箱型桿件內隔板板邊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mm。
箱型梁零件加工尺寸允許偏差(mm)表24109
注:腹板寬度必須按蓋板厚度及焊接收縮量配制。
制孔應注意:孔壁表面粗糙度、預鉆孔及擴鉆孔的制作要求、卡固限度要求。
螺栓孔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2-4-110的規定。
螺栓孔允許偏差(mm)表2-4110
2.組裝前應進行的檢查
桿件的組裝應在部件組裝、焊接、矯正后在工作臺上或工藝裝備內進行。組裝時應將焊縫錯開,錯開最小距離應符合規定。組裝時,應檢查孔位、螺栓及墊圈數量。
焊接桿件和焊接箱形梁的組裝,允許偏差應分別符合表2-4-112和表2-4-113之規定。
桿件組裝允許偏差(mm)表24112
續表
箱形梁組裝允許偏差(mm)表24113
3.焊接工藝評定
焊接工藝評定試驗按《鐵路鋼橋制造規范》(TB10212-98)進行。
1)焊工應經過考試,熟悉焊接工藝要求,取得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焊接工作。焊工停焊時間超過6個月,應重新考核。
2)焊縫檢驗
(1)焊接完畢,所有焊縫必須進行外觀檢查,不得有裂紋,未熔合、夾渣、未填滿弧坑和超出表2-4-114規定的缺陷。
(2)外觀檢查合格后,零、部(桿)件的焊縫應在24h后進行無損檢驗。
(3)進行超聲波探傷,內部質量分級應符合表2-4-115的規定;其他技術要求可按現行
《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和探傷結果分級》(GB11345-89)執行。
3)工廠焊接應注意:環境溫度、溫度及組裝后焊接時間。
定位焊、手弧焊及埋弧焊的預熱溫度及范圍,焊接材料的工藝評定。
焊縫外觀檢查質量標準(mm)表2-4-114
注:手工角焊縫10%允許。
焊縫超聲波探傷內部質量等級表2-4115
4)箱形桿件棱角焊縫探傷的最小有效厚度為√2i(t為水平板厚度,以mm計)。
5)焊縫超聲波探傷范圍和檢驗等級應符合表2-4-116的規定,距離一波幅曲線靈敏度及缺陷等級評定符合規定;
焊縫超聲波探傷范圍和檢驗等級(mm)表2-4116
6)對接焊縫除應用超聲波探傷外,尚須用射線抽探其數量10%(并不得少于一個接頭)。探傷范圍為焊縫兩端各250mm~300mm,焊縫長度大于1200mm時,中部加探250mm
~300mm;當發現裂紋或其它較多缺陷時,應擴大該條焊縫探傷范圍,必要時可延長至全長;進行射線探傷的焊縫,當發現超標缺陷時應加倍檢驗。
用射線和超聲波兩種方法檢驗的焊縫,必須達到各自的質量要求,該焊縫方可認為合格。焊縫的射線探傷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溶化焊對接頭照相和質量分級》(GB3323一87)的規定,射線照相質量等級為B級,焊縫內部質量為Ⅱ級。
7)桿件矯正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2-4-117、表2-4-118的規定。
箱形梁矯正允許偏差(mm)表2-4-117
板梁、桁梁桿件矯正允許偏差(mm)表2-4-118
節點鋼樞及樞孔,應注意樞孔直徑及兩樞孔之間距離要求。
4.高強度螺栓
公路鋼橋所用的高強度螺栓,可選用大六角型(GB/T1228~1231-91)和扭剪型(GB/
T3632~3633-1995)兩類;制造高強度螺栓、螺母、墊圈的材料應符合有關規定,并應在專門螺栓廠制造。制成后的高強度螺栓、螺母和墊圈應符合下列規定;
1)外形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GB/T1228、GB/T1229、GB/T1230和GB/T3632~3633的規定;高強度螺栓、螺母、墊圈的表面宜進行表面防銹處理。
2)墊圈兩面應平直,不得翹曲,其維氏硬度HV0應為329~436(HRC35~45)。
3)每批高強度螺栓應有出廠合格證,強度試驗方法按GB/T1231、GB/T3633的規定,螺栓運到工地后除檢查出廠合格外,應從各批螺栓中抽樣檢驗。每批抽檢8副、但不得少于3副。
應注意高強度螺栓摩擦面處理,表面及摩擦面的除銹、防銹、防銹及噴射和拋射除銹的技術要求,見表2-4-119。
板梁、銜梁桿件矯正允許偏差(mm)表24-118
節點鋼樞及樞孔,應注意樞孔直徑及兩樞孔之間距離要求。
4.高強度螺栓
公路鋼橋所用的高強度螺栓,可選用大六角型(GB/T1228~1231-91)和扭剪型(GB/
T3632~3633-1995)兩類;制造高強度螺栓、螺母、墊圈的材料應符合有關規定,并應在專門螺栓廠制造。制成后的高強度螺栓、螺母和墊圈應符合下列規定;
1)外形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GB/T1228、GB/T1229、GB/T1230和GB/T3632~3633的規定;高強度螺栓、螺母、墊圈的表面宜進行表面防銹處理。
2)墊圈兩面應平直,不得翹曲,其維氏硬度HV0應為329~436(HRC35~45)。
3)每批高強度螺栓應有出廠合格證,強度試驗方法按GB/T1231、GB/T3633的規定,螺栓運到工地后除檢查出廠合格外,應從各批螺栓中抽樣檢驗。每批抽檢8副、但不得少于3副。
應注意高強度螺栓摩擦面處理,表面及摩擦面的除銹、防銹、防銹及噴射和拋射除銹的技術要求,見表2-4-119。
表面除銹質量要求表2-4-119
三、鋼橋質量驗收
鋼橋各部件質量驗收,按其不同的結構,相應的允許偏差見表2-4-120至2-4-124。
板梁試拼裝主要尺寸允許偏差(mm)表2-4120
續表
桁梁試拼裝主要尺寸允許偏差(mm)表2-4121
板梁基本尺寸允許偏差(mm)表2-4122
續表
桁梁桿件基本尺寸允許偏差(mm)表2-4-123
注:①箱型桿件有拼接要求時±1.0。
箱形梁基本尺寸允許偏差(mm)表2-4-124
續表
注:①分段分塊制造的箱形梁拼接處梁高及腹板中心距允許偏差按施工文件要求辦理;
②箱形梁各項檢查方法可參照板梁檢查方法。
鋼橋構造出廠時,應檢查其提交的資料,注意包裝、存放、運輸應符合有關規定。
四、鋼橋工地安裝檢查
1.安裝前檢查
1))鋼橋安裝應按施工圖進行,臨時支架、支承、吊機應計算各階段桿件強度和穩定。
2)安裝前,應按照構件明細表核對進行的構件、零件;查驗產品出廠合格證及材料的質量證明書。
3)鋼橋桿件在工地安裝過程中矯正、制孔、組裝、焊接和涂裝等工序的施工質量要求,應符合本節第二款序號3中有關規定。
4)鋼橋構件在運輸、存放和安裝過程中損壞的涂層,應按照本節第二款序號3中有關規定補涂。鋼橋面層涂裝應在鋼橋結構完成后進行。
5)鋼梁安裝前,應對橋臺、墩頂面高程、中線及各孔跨徑進行復測,其誤差在允許偏差內方可安裝。
6)鋼梁工地安裝,可根據跨徑大小、河流情況、起吊能力,選擇安裝方法。
2.安裝
1)桿件宜采用預先組拼,栓合或焊接,擴大拼裝單元進行安裝,對容易變形的構件應進行強度和穩定性驗算,必要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2)由制造廠處理的鋼橋桿件的摩擦面,安裝前應復驗所附試件的抗滑移系數,合格后方可安裝;并應符合設計要求。
3)高強度螺栓的設計預拉力、施加預拉力應符合表2-4-125的規定。
高強度螺栓的預拉力(kN)表2-4-125
4)施工前,高強度螺栓連接副應按出廠批號復驗扭矩系數,每批號抽檢不少于8套。
其平均值和標準偏差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平均值應在0.11~0.15范圍內,其標準偏差應小于或等于0.01。復驗數據作為施擰的主要參數。
3.高強螺栓的檢查
高強度螺栓終擰完畢后,應按下列規定進行質量檢查:
1)檢查應由專職質量檢查員進行扭矩抽查,檢查扭矩板手必須標定,其扭矩誤差不得大于使用扭矩的±3%;
2)松扣、回扣法檢查,先在螺栓與螺母上作標記,然后將螺母退回30°,再用檢查扭矩板手把螺母重新擰至原來位置測定扭矩,該值不大于規定值的士10%時為合格;
3)對主桁板梁及縱、橫梁連接處,每栓群以高強螺栓連接副總數的5%,但不得少于2套,其余每個節點不少于1套進行終擰矩檢查;
4)每個栓群或節點檢查的螺栓,其不合格者不得超過抽驗總數的20%;如超過此值,則應繼續抽驗,直到累計總數80%的合格率為止。然后對欠擰者補擰,超過者更換后重新補檸。
4.工地焊縫連接的檢查
鋼橋工地焊縫連接分兩類:全焊連接和焊縫與高強度螺栓合用連接。工地焊縫連接的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應按照規定執行。
鋼橋構件連接固定后落梁就位時,應符合表2-4-126中的規定:
1)鋼梁就位前應清理支座墊石,其標高及平面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2)固定支座與活動支座的精確位置應按設計圖安設。應根據施工安裝溫度、施工誤差確定支座的精確位置。
3)鋼梁落梁前后應檢查其建筑拱度和平面尺寸,作出記錄、校正支座位置。
4)鋼梁安裝后的允許偏差見表2-4-126。
鋼梁安裝后的允許偏差(mm)表2-4126
續表
5.鋼部件涂層檢查
鋼橋工地涂裝,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可按下列規定辦理:
1)防腐蝕涂層系統及其相應的表面處理等級和涂裝方法,應根據鋼橋的設計使用年限,環境條件確定;表面處理等級及質量標準見表2-4-126。
2)防腐蝕涂料應具有良好的附著性、耐蝕性,并具有出廠合格證和檢驗資料。設計使用年限在10~20年,表2-4-127可作為參考。
涂層系統表24127
注:①涂層厚度可按GB1764-79《漆膜厚度測定法)測定;
②表列I、Ⅱ、Ⅲ、IV配套涂料及平均涂層厚度(1)、(2)可任選其中一種;
③表列各種涂料,系指該涂料系列中的防銹漆和防腐蝕漆。
3)噴涂金屬系統包括噴涂金屬層和封閉涂層,應按表2-4-128的規定確定。噴涂金屬的表面處理最低等級為Sa2.5。噴涂金屬系統的封閉涂層,其底漆具有良好的封孔性能,一般采用磷化底漆以及環氧、環氧酯、聚胺酯、乙烯樹酯、氯化橡膠等漆。
噴涂金屬系統表2-4128
注:表中噴鋅、噴鋁可任選一種。
6.工地漆裝質量檢驗
1)涂層系統
(1)涂裝前應對表面處理進行質量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涂裝。
(2)涂裝時,涂層遍數和漆膜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應及時測定濕膜厚度,以保證干膜厚度。
涂裝時發現漏涂,流掛發白、皺紋、針孔、裂紋等缺陷,應及時進行處理。每層涂裝前,應對上一層涂層進行檢查。涂裝后,應進行涂層外觀檢查。表面應均勻、無氣泡、無裂紋等缺陷。
(3)涂層干膜等厚度的測定值,大于或等于設定厚度值的測點數占總數的90%以上,其它檢驗點的干膜厚度也不應低于90%的厚度值,當不符上述要求時,應根據情況進行修補。
(4)厚膜涂層應進行針孔檢測,針孔數不應超過測點總數的20%,當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修補。
2)噴涂金屬系統
(1)外觀檢查(目視或用5~10倍放大鏡觀察)。噴涂金屬層應顆粒細密,厚薄均勻,并不得有固體雜質、氣泡及裂縫等缺陷。
(2)厚度測定,測定厚度不應小于設計厚度的75%,當達不到要求時,應進行補噴或重噴。
(3)孔隙率檢測,檢測面積一般約占總面積的5%,當不合格時,應進行補噴或重噴。
(4)對噴涂金屬層與鋼結構的結合性能,可采用敲擊或刀刮進行檢測,當不合格時,應進行補噴或重噴。
3)封閉涂層質量檢查,可參照涂層質量檢查有關規定進行。
4)工地涂裝的質量檢測方法,見《海港工程鋼結構防腐蝕技術規定》(JTJ230-89)附錄
7.鋼橋驗收
鋼橋工程的驗收應在鋼橋全部安裝并涂裝完成后進行。鋼橋的安裝、涂裝的質量和允許偏差應滿足合本節有關要求,并應符合現行《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071一98)的規定。當二者要求不一致時,以要求較嚴格的為準。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