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破拆除效果評估
效果在這里指的是RCC圍堰采用爆破傾倒加鉆爆炸碎拆除造成的結果。它是在本次爆破科學家、工程師、爆破手和管理者進行爆破這一主觀愿望指導下實踐的客觀后果。換言之,“進行爆破”為“動機”——采用爆破傾倒使三期上游RCC圍堰中部向上游傾倒翻轉于江中,在此之前與后采用鉆爆即深孔控制爆破使連接RCC橫向圍堰的左、右兩側炸碎給傾倒造成臨空面以解除橫向上游RCC圍堰的約束,在力學上就是改變爆破邊界條件,有利于“中間傾倒、兩側炸碎”。“中間傾倒”是主題,“兩側炸碎”為先后。
“效果”—2006年6月6日16時整,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爆破規模、爆破難度堪稱“天下第一爆”在12.888s內拆除成功。詳見央視國際www.cctv.com2006年6月7日11:18刊登新華社記者江時強與田建軍的報道:見證“天下第一爆”,以及新華社記者江時強與魏夢佳于三峽工地6月6日電訊:三峽三期圍堰成功爆破,三峽大壩全線擋水運行。
圖8.1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拆除
鉆爆炸碎瞬間新華社記者攝
圖8.2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爆破傾倒
加鉆爆炸碎瞬間新華社記者攝
圖8.3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爆破傾倒加鉆爆
炸碎連續拆除瞬間新華社記者攝
圖8.4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爆破傾倒瞬間新華社記者攝
1爆破拆除安全效果評估
安全效果(safety effect)指安全生產/施工局面的好壞。當主動投入后,從事生產/
施工者的安全素質提高,消除了各類事故的隱患,減少了發生事故的因素,出現了良好的安全生產局面,對生產起了促進作用,這就是最大的安全效果。安全效果有些可以計算出來,稱“有形效果”;有些則不易計算,稱“無形效果”,這種效果是一種無形的巨大力量,影響著企業生產/施工水平的發揮o。
對于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爆破拆除安全效果的評估包括施工現場從事爆破施工的人員、一定范圍參觀考察的人員以及在當日電視機前注視拆除爆破的收看者等的身體安全與心理安全效果的評估,以及因爆破直接或間接影響的魚類等水生生物安全評估和堰后水工建筑物安全效果評估。
(1)人體安全效果評估(見表8.1)。
表8.1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拆除爆破的人體安全效果
注以最大單段起爆藥量700kg計算。
由表8.1可知,不論在水庫水域內游泳的人,還是在陸地庫岸邊的參觀者,以及在水上輪船、木船、鐵駁中的人員,只要遵循理論安全距離外范圍的全部獲得安全。換句話說,因RCC圍堰拆除爆破帶來的8種影響因素均不構成身體的負面(傷害)影響。
(2)人的心理安全效果評估(見表8.2)。
人的心理安全效果是無形的非量化精神反映,屬于“軟評估”范疇,是深層次的安全效果因素,不可或缺。這是因為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在導致不安全事故發生的種種原因中,主要是人的心理不安全因素是最為重要的。
從安全心理學(safety psychology)的角度分析,不安全的心理狀態一般有下列4種:①驕傲自大,爭強好勝;②情緒波動,思想不集中;③技術不熟練,遇險驚慌;④盲目自信,思想麻痹。
作為RCC圍堰爆破拆除的現場指揮者、施工人員、監測工程師、國際爆破專家,以及庫岸參觀人群,針對其爆破所反映的安全心理,可從表8.2定性地看出。另外,坐在電視機前注視該爆破現場直播人群也可見其表現。
表8.2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拆除爆破時人員安全心理表現抽查表
從表8.2中各類人群的安全心理表現抽查結果看,“注意力”普遍表現為“集中”或
“一般”,有利于安全;“情緒”在直接參與者人群中顯得“緊張”或“如履薄冰”地高度緊張;“人際關系”這一潛因素基本“友好”,不致因此而帶來不安全事故發生。值得指出的是,當拆除爆破指揮者(二人)同時按起爆電鈕時,并未及時爆破的一剎那,幾乎所有的直觀(收視)者均“心存疑惑”,驟然高度緊張;當很快見到爆破水花時,人們又放松地平靜下來;待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宣布拆除爆破成功時,人們又欣喜雀躍、鞭炮齊鳴起來。這“緊張一平靜一歡快”反映出潛在的初期的不安全心理活動應引以為鑒。
(3)魚類等水生生物安全評估。
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拆除爆破前、后的2006年6月5日、6月6日和6月7日對堰前500m、寬600m、深10m范圍內的魚群分別作了“試趕(Fish Test-protec-
tive)”、“驅趕(Fish Protective)”及自動回游檢測。其結果見表8.3。
鑒于魚類對電流的三種反應規律,本次拆除爆破前的正式驅趕,采用特制的HGL-2型電趕攔魚機,全部以初始反應(驚慌、竄游)來驅趕,采用水下脈沖電壓600~1000V、脈沖寬0.4~0.8ms、脈沖頻率2~16次/s。經實測與現場視察,沒有一條魚死亡。6月7日回游的魚群絕大多數正常,個別驚慌但不回避。表明魚群安全無恙。
表8.3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拆除爆破前后庫區堰前魚群生態
(4)堰后水工程安全評估。
爆破拆除前后位于被拆除圍堰下游方的水工程包括大壩、電站廠房、電站進水口鋼閘門、大壩基礎帷幕灌漿體、廠房內機電設備、閘門啟閉設備、止水結構、電站進水口攔污柵等,是否有異常,主要是爆后是否有損傷、破壞,這是水工程安全評估的依據。經過爆中監測、爆后檢測和巡察,結果表明上述8種水工程(結構、設備)均完好,正常(見表8.4)。
表8.4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爆破拆除前、中、后對比安全效果
①2006年6月9日補爆完拆。
1.2爆破拆除經濟效果評估
2006年6月6日“天下第一爆”成功,以“提前兩年開始發揮防洪效益”來評估經濟效果,若以平年洪水計,約400億元,若以1998年洪水計,則達到1600多億元0。可見,RCC圍堰準時成功爆破拆除的經濟效果可觀。
1.3爆破拆除可靠效果評估
通過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設計(統稱爆前設計)的RCC圍堰拆除爆破,最終結果反映在爆后拆除部分輪廓探測是否與爆前設計吻合一致上。因為爆前設計在應爆除的RCC方量和形態、輪廓及炸碎塊度上均有嚴格要求。設計與施工爆破拆除結果對比表明,兩者一致可靠(見表8.5)。
表8.5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爆破拆除效果
注爆后探測是水下地形測量與水下錄像結果。
1.4爆破拆除合理效果評估
采用爆破傾倒加鉆爆炸碎新技術一次于12.888s內拆除18.63萬m3RCC堰體,實際消耗了混裝乳化炸藥191.5t。
評估該技術的合理效果,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是設計工程量與實際完成工程量的對比,看實際的工程量差別是否合理;二是以單位重藥量拆除的方量與同類型的圍堰爆破拆除對比,看其是否優于其他水工程圍堰指標。
(1)本工程設計工程量與實際完成工程量對比(見表8.6)。由表8.6可知,實際完成工程量與設計工程量五項指標均在一1.2%~+1.2%范圍。根據施工設計(施工圖)預算要求,凡誤差控制在士5%以內均屬合理。相對講,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爆破拆除的相應指標誤差更低,更加合理。
表8.6三峽工程三期上游RCC圍堰爆破拆除工程量對比表
(2)單位重藥量拆除RCC圍堰方量的對比。單位重藥量拆除RCC圍堰方量的概念,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單位耗藥量,通常用kg/m3來表示。
眾所周知,單位耗藥量在RCC圍堰爆破拆除中有兩個因素制約著:一是堰體臨空條件,臨空面大且切口輪廓合適時,單位耗藥量就少,反之亦然;二是RCC圍堰介質的重度即采用的RCC配合比與原材料和碾壓壓實性狀不同,相應也有所不一。在此,我們僅限公開出版物上的數據作對比(見表8.7)。
由表8.7可知,三峽工程RCC圍堰爆破拆除的單位耗藥量比巖灘等3個RCC圍堰的均高。設計是否經濟、合理,除上述影響因素外,評估三峽工程時,因其是世界最大的水電站,設計偏于安全考量,則在所難免。
表8.7RCC圍堰爆破拆除單位耗藥量對比
推薦閱讀:
工程坍塌事故的拆除施工">[實例案例]工程坍塌事故的拆除施工
